欢迎来到三牛官网地址_三牛平台登录地址_三牛平台代理开户_三牛测速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公告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黔东南州!

作者/整理:youlek 发布时间:2025-03-20

你是否好奇
 
山的那边有什么?
 
现在
 
让贵州黔东南州来回答
 
壮丽的山水风光
 
独特的民族文化
 
美味的特色小吃
 
苗乡侗寨的风情
 
“村超”“村BA”的如火热情
 
所有这一切
 
都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吴德军 摄
这里交通便利
 
高铁高速直达
 
路途上也是风景
 
 
动车组列车从贵广高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的油菜花田旁驶过。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这里是
 
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这里也是百节之乡
 
在黔东南州
 
各民族村寨
 
星罗棋布
 
是探索
 
中国传统村落与少数民族文化的
 
绝佳去处
 
 
图为航拍下司古镇。唐哲 摄
 
游客在贵州大利侗寨挑选旅游商品。周燕玲 摄
到苗乡侗寨做客
 
踩芦笙,听侗族大歌,跳锦鸡舞
 
喝高山流水,品长桌宴,吃酸汤鱼
 
在“最后的持枪部落”
 
感受对大自然的敬畏
 
 
 
贵州台江苗绣。台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榕江县侗族同胞在古榕树下唱侗族大歌。周光胜 摄
想看苗寨
 
“用美丽回答一切”的西江千户苗寨
 
是首选
 
十二道拦门酒
 
是入寨前迎客的最高礼仪
 
“高山流水”
 
别有“风景”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唐哲 摄
 
贵州西江苗寨十二道拦门酒。雷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高山流水”敬酒礼。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夜幕降临时
 
山坡与山脚连片的寨子
 
亮起星星点点的橘色灯光
 
整个苗寨在夜色里
 
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观景台上
 
俯瞰万家灯火
 
如梦似幻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夜景。 唐哲 摄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在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
 
怎能错过
 
苗族盛装的巡游
 
在一片“银海”里
 
惊叹苗寨手工匠人
 
绝妙的审美和技艺
 
 
苗年巡游活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苗年巡游活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如果想去
 
更原始、更小众的苗寨
 
还可以选择
 
静觅的朗德上寨
 
制作苗银闻名的控拜苗寨
 
被誉为长裙苗农耕文化的
 
天然博物馆——南花苗寨
 
……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禾晾“晒秋”。吴德军 摄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禾晾“晒秋”。吴德军 摄
岜沙苗寨
 
至今保留着
 
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
 
等古老的生活习俗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寨门口迎客的是
 
一场鸣枪迎宾礼
 
感受一次粗放的镰刀剃头
 
 
岜沙苗寨村民用火枪为游客表演。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林木茂密的岜沙
 
有着延续千年之久的“树葬”传统
 
岜沙人
 
一生与树为“伴”
 
一出生
 
父母便为其种上一棵“生命树”
 
 
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村民在向游客展示传统的“镰刀剃头”技艺。张素 摄
人死后
 
砍下出生时种下的那棵树
 
为其做棺木
 
不留坟墓不立墓碑
 
并在其墓穴上再种一棵
 
树被他们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村民在向游客展示传统的“镰刀剃头”技艺。张素 摄
想看侗寨
 
“侗乡第一寨”
 
肇兴侗寨不可错过
 
始建于北宋年间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
 
这里既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也有侗族最大的
 
鼓楼群为代表的建筑文化
 
还有以侗族银饰、刺绣、蜡染
 
为代表的服饰文化
 
 
航拍贵州黎平肇兴侗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贵州黎平肇兴侗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肇兴侗寨是
 
侗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
 
也是以侗族文化为核心资源的
 
旅游示范区
 
依山而建、临水而居
 
亭台楼阁,古桥流水……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杨代富 摄
走进黎平县肇兴侗寨
 
这里小青瓦硬山顶的建筑
 
鳞次栉比
 
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鼓楼
 
融于青山绿水的自然怀抱中
 
又处处散发出
 
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鼓楼下风雨桥边
 
听一曲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杨代富 摄
歌里有
 
节气更替
 
虫鸣鸟语
 
高山流水
 
都是侗族民众千百年来
 
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杨代富 摄
“歌养心、饭养身”
 
在侗家人的歌声里;
 
感受自然的宁静
 
 
图为侗族同胞在鼓楼里唱侗歌。吴德军 摄 
 
图为侗族同胞在鼓楼里唱侗歌。吴德军 摄 
除了肇兴侗寨
 
还有大利侗寨
 
小黄侗寨
 
占里侗寨高增侗寨等
 
 
 
贵州从江小黄侗寨“晒秋”。吴德军 摄
 
图为航拍中国传统村落占里侗寨,民居与道路、青山相映成景。卢忠南 摄
如今的侗寨
 
既有乡村的古朴
 
也有时尚的魅力
 
金黄的油菜花田里
 
非遗时装秀正在上演
 
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便装
 
及非遗与时尚集合的时装
 
在花田里走秀
 
也会拿上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农具
 
走上秀场
 
传统与自然
 
古朴与时尚交融的时装
 
秀不亚于国际T台
 
 
图为模特展示“非遗·时尚”的服饰。杨武魁 摄
到了黔东南州
 
怎能错过“村超”
 
在足球纯粹快乐里
 
感受热情奔放与激情四射
 
 
贵州“村超”。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贵州“村超”。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篮球爱好者
 
一定要去村“BA”的球
 
场和当地球员切磋一下球技
 
 
贵州“村BA”。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给自己配上BGM
 
做一次“灌篮高手”
 
或者也能选择
 
规则自己说了算的
 
“姑妈篮球赛”
 
让快乐尽情释放
 
 
 
“姑妈篮球赛”。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再看一场
 
中国乡村“超级碗”斗牛吧!
 
体验一次荷尔蒙激升
 
 
民众在从江县观看斗牛比赛。吴德军 摄
到了黔东南州
 
怎可错过
 
换一身苗服或侗服
 
到凯里市苗侗风情园里的
 
绣里淘非遗集市逛一逛 
 
 
 
绣里淘非遗集市吸引游客。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顺着风雨长廊就地铺开的摊位
 
售卖着新刺绣、老绣片
 
银饰、蜡染、木雕、香包等
 
9类约6000余种
 
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手工制品
 
换一身复古、时尚
 
又不失民族风情的布衣
 
 
绣里淘非遗集市里的“银饰+苗绣”组合耳饰吸引游客选购。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或者换一身盛装
 
融入“百节之乡”的节日氛围中
 
如同日月星辰般闪耀的银饰
 
是苗家人对星月宇宙的崇拜
 
鼓藏节、芦笙会、斗牛节
 
姊妹节、龙船节、吃新节
 
苗年节、侗年节、三月三
 
……
 
在节日中感受黔东南州的
 
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
 
也在一席盛装中感受
 
苗绣承载的刀耕火种历史
 
和浪漫的花鸟树影
 
 
贵州台江:民众着苗族盛装巡游欢度“姊妹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贵州侗女华丽服饰“吃相思”。贺俊怡 摄
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
 
多姿多彩
 
自然风光也神奇秀丽
 
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
 
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贵州施秉云台山。磨桂宾 摄
也有㵲阳河穿越而过的
 
千年古城镇远
 
青岩灰瓦
 
小桥流水
 
 
黔东南州镇远古镇。黄俊 摄
 
贵州镇远古镇夜景美如画。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来黔东南州吃什么?
 
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chuan chuan
 
酸辣即正义的美食正在等着你
 
 
酸汤鱼。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酸汤鱼
 
不可错过打过
 
花刀的稻田鱼
 
经过酸汤炖煮后
 
嫩滑鲜香
 
再调一碗包含腐乳、糊辣椒
 
木姜子油、薄荷和葱花的
 
“灵魂蘸水”
 
 
从江腌鱼。吴德军
还要吃一次长桌宴
 
百米长的桌子
 
鸡鸭鱼酒坨坨肉
 
接受来自朋友、来自陌生人的祝福!
 
 
贵州丹寨长桌宴。贺俊怡 摄
勇敢一点
 
牛瘪羊瘪绝对值得挑战
 
体味一番爱之深爱
 
恨之入骨的深刻!
 
 
贵州榕江千人同享牛瘪宴。贺俊怡 摄
 
牛瘪火锅。来源:榕江县融媒体中心
黑毛猪的烧烤
 
五彩的糯米饭
 
手打的糯米糍粑
 
卷粉
 
“洋芋国”里各种洋芋
 
让你用小吃
 
填满胃里的每个缝隙
 
 
黑毛猪烧烤。中新社记者 蒲文思 摄
 
三穗麻鸭。杨万荣 摄
最后
 
泡一次用中草药熬制的瑶族瑶浴
 
或是泡在天然的温泉里
 
洗去疲惫
 
安心养神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五里坡瑶寨的村民在晾晒药材。吴德军 摄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五里坡瑶寨的村民在舀药水准备给客人洗浴。吴德军 摄  
 
 
贵州剑河温泉。唐哲 摄
趁着春光正好
 
来黔东南州开启一次
 
说走就走的旅行吧